判定结构为重钢与轻钢结构确实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,很多有经验的设计师或项目经理也常常不能完全说明白,但我们可以以一些数据综合考虑并加以判断:
1、厂房行车起吊重量:大于等于25吨,可以认为为重钢结构了。
2、每平米用钢量:大于等于50KG/㎡,可认为是重钢结构。
3、主要构件钢板厚度:大于等于10MM,轻钢结构用的较少。
另外,还有一些参考值:如每平米造价,大构件重量,大跨度,结构形式,檐高等,以上这些在判断厂房是否为重钢或轻钢时可以提供经验数据,当然很多建筑都是轻、重钢都有。但有一些我们可以较肯定的说是重钢:如:石化厂房设施、电厂厂房、大跨度的体育场馆、展览中心,高层或超高层钢结构。
实际上国家规范和技术文件都并没有重钢一说,为区别轻型房屋钢结构,也许称一般钢结构为“普钢”更合适。因为普通钢结构的范围很广,可以包含各种钢结构,不管荷载大小,甚至包括轻型钢结构的许多内容,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只是针对其“轻”的特点而规定了一些更具体的内容,而且范围只局限在单层门式刚架。
轻钢也是一个比较含糊的名词,一般可以有两种理解。一种是现行《钢结构设计规范》(GBJ17-88)中第十一章“圆钢、小角钢的轻型钢结构”,是指用圆钢和小于L45*4和L56*36*4的角钢制作的轻型钢结构
由此可见,轻钢与重钢之分不在结构本身的轻重,而在所承受的围护材料的轻重,而在结构设计概念上还是一致的。
从搜集到的有关资料看,国外关于拱壳屋顶结构研究成果的文献主要发表于六、七十年代,文献作者分别来自美国、加拿大、意大利、前苏联和澳大利亚等国,文献内容涉及足尺试验、构件实验以及计算方法、设计思想等。尽管对这种结构进行了理论及试验研究并取得了很多成果,但这些成果多为互不联系的学者所取得,很少有文献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总结,更没有从中提炼出实用的仓间罩棚结构设计方法。
拱形屋顶结构在国内出现的时间虽不常,但由于很多科研院所的热情投入以及企业的积极支持,研究工作进展很快,目前已有三家单位的研究成果通过国家鉴定,分别为清华大学两家和天津大学一家。按金属拱型波纹屋盖结构拱脚连接方式可分为铰接、固接支座两类。其常用的构造节点除支座节点(包括单跨、多跨)外,还包括单元板间连接、与山墙连接节点、拱脚防水防腐处理、屋面采光孔、采光带设置、屋面通风构造等。其中因板型的差异,节点处理上略有不同(详见构造图集)。